上過南瓜課的同學一定有印象
老師在拌麵糊時時說拌到什麼程度要停
也說教蛋糕的老師有責任跟義務要教學生
否則麵糊的狀態便沒有「基準」
想起來了嗎?
那麼重要的東西就是【比重】!
在說明比重前
要先提它的好朋友【密度】!
密度的定義為:單位體積內含有多少的質量
也就是D=M/V
D:密度,g/cm3 or kg/m3
M:質量
V:體積
為什麼說比重與密度有關呢?
原因就在於一般常用的比重皆是以待測物的密度與水的密度來相比
比重=(某物的密度)/(水的密度)
更詳細一點會註明是幾℃時的水
因為水的密度會隨著溫度而改變
(水在4℃時密度最大)
而比重沒有單位的原因也是這樣來的
老師在上課時提供的是非常方便的測量方法
因為體積相同
只需將兩者的質量相除就能得到比重
如果蛋糕出爐發現組織密實沒有彈性
那就是比重太重>>>消泡拌過頭啦!!
PS:「重量」vs.「質量」?
「重量」是物質受到環境重力場的物理量
「質量」則是你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物理量,所以無論在哪個地方都是不會改變的
換句話說
當我們在地球表面上同一點秤重
質量=重量
但必也正名乎
我們上面還是統一稱質量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