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其實不是沒有機會,但是那時我對做歐包完全沒有慾望。
因為我覺的一般的吐司、貝果或麵包我連一撇都沒有了,
學什麼歐包?!
不過漸漸的,買了一些關於歐包的書,
讀著讀著,覺得自己好像有一點點概念了?
看得比較懂了,所以開始蠢蠢欲動。。。
計畫了好久,
終於在端午佳節正式動手做了我的第一次歐包...
先做發酵種。
我只想做一次的分量,很少,所以就用手揉~
這也是我的第一次手揉麵糰喔!!
因為這配方到處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也就寫出來囉~
法國粉 100g
水 60~64g (先加60g,然後視麵糰情況再加水)
鮮酵 1g
鹽 2g
揉好的發酵種是接近貝果筋度的麵糰。
我也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反正這個麵糰應該不是非常講究筋度吧??
室溫發酵四個小時。
這一天室溫大概有29到30度。
下面左至右是
剛揉好的,發酵一小時的,兩小時的,三.五小時的狀態。
然後,四小時的忘記拍照了...
就是更大,氣泡更多,麵團變成有一種軟趴趴的感覺。
不過一取出,發現種麵的彈性及操作手感都很好。
再來是主麵糰的部份。
這次是做農夫麵包的配方。
不過我又很不識好歹的想要加入手邊放了一陣的番茄乾蜜餞。
法國粉 400g
全麥粉 100g
鮮酵 10g
鹽 10g
水 325g (書上是用到350g,也就是70%,可是我沒種...只敢加到這樣)
發酵種 100g
番茄乾蜜餞 100g
筋度我是打到這樣。
然後取出麵糰用手揉入蕃茄乾。
麵糰很好操作,感覺不錯。
可惜我揉入蕃茄乾時過了頭,所以最後蕃茄乾跑到麵糰的外圈了...
本來基發只要45分鐘,可是因為兒子臨時吵著要吃麥當勞...
最後發了快一個半小時! 變成瘤怪...
滾圓,中間發酵15分鐘。
然後整形時礙於蕃茄乾跑到太外面了,
所以最後有點亂來...只有橄欖那個稍微沒有過份嚇人...
後發本來要一個半小時,但是應該是因為基本發酵超過了,
所以只發了45分鐘就已經兩倍大了,所以提早送入烤箱。
書上是230烤25分鐘左右,我設220度,蒸氣烤箱功能(日立的微波烤爐)。
烤到15分鐘左右時,聞到焦味!!
(陪小孩玩積木,忘記要查看一下或掉頭)
趕緊去亡羊補牢...
關掉烤箱,再悶了八到十分鐘後才拿出來...
所以是這副德性...
雖說操灰搭...
不過我還是苦中作樂一下吧!
欣賞一下麵包的裂痕~
麵包敲起來鏗鏘有聲!
組織是這樣
自己造的業自己擔...
隔天自己解掉一顆焦頭牌的麵包...
其實還是挺香的,麵香與我之前做的麵包都不同。
可惜的是番茄乾的味道很怪...
很像稀飯配料中的一種橘色的、乾的甜麵筋!
中式稀飯口味的歐包???
齁...我實在是很愛自找麻煩耶...
糟糕的是,我的冷凍庫又爆滿了
想著我要自己在兩三天內啃完全部三個實在是非常屁屁抓...
所以硬著頭皮找了各同事當苦主,
把唯一沒有焦頭的那個塞給她!!
之所以在這裡寫出來,
是想說...
老師看得一定全身不舒服! 痛苦! 抓頭! 跺腳! 捶牆!
然後就會思考是不是該再來開各歐包班!!
既然有人在留言板挖洞了,
我就把洞挖大一點吧!!
不過我沒說我要跳進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