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0007.JPG 

<健康小常識>

腸抽筋 事出必有因( 轉貼網路資料)

腸抽筋之痛其實很古怪,
疼痛時會叫人痛到「攣弓蝦米」兼撿青唇白,
但抽完不痛了,人又會行得食得像無事一樣。
不說不知,在美國此症是僅次於傷風感冒,
最多人請病假的原因,相信痛至不能上班出街,
影響到社交的香港上班族,為數也不會少。

病因:結構性 VS 功能性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張遠昌表示,
腸道活動受複雜的神經及腸賀爾蒙「控制」,
遇有阻塞,腸道自然會「收縮」郁動得更快,
希望藉著腸道蠕動把阻塞之物排走,
而腸道收縮的剎那,就會產生缺血性疼痛,
令人腹部似抽筋般,時痛時不痛,
「由於腸抽筋的可能病因很多,
最重要是評估患者是否有嚴重的結構性疾病如大小腸阻塞、
早期胰臟炎傾向,抑或只是功能性疾病如腸胃炎、
腸易激綜合症引發徵狀。」一般初步評估重點包括:

* 入睡後有否疼痛:功能性疾病所致的腸抽筋,
會因為情緒緊張、抑鬱壓力等因素,
令腸道蠕動得加倍嚴重,但通常患者入睡後精神放鬆,
腸抽筋情況就會消失。
所以假如患者入睡後仍病發,
腸抽筋屬結構性疾病所致的可能性會較大。

* 年齡因素:年紀大,腸道老化,
愈有機會患上腸癌等可引致腸抽筋徵狀的腸道疾病,
舉例如有癌腫瘤半塞著腸道,
當腸道收縮時,也會有抽搐性疼痛感出現。

* 胃口及體重改變:功能性疾病引發的腸抽筋,
特點是患者體重不變、胃口不變、營養吸收能力不變。
如發作期間有胃口轉差,體重持續下降表現者,
已代表身體狀況有異,
有可能是胰臟炎等結構性疾病造成徵狀。

* 便血情況:功能性疾病患者就算有腸抽筋,
大便也不會有血,但結構性疾病則常有便血、大便帶潺等徵狀。

* 貧血表現:結構性疾病患者或會有貧血徵狀
如疲倦、頭暈、臉色蒼白等,但功能性疾病就不會有此徵狀。

90%是功能性疾病

臨床上,張醫生指受腸抽筋徵狀困擾往專科求診者,
大多是中青年女性,且往往已多次出入普通科診所,
「病人多數因為腸抽筋徵狀會不時復發,
很擔心自己患有癌症,但只要進行評估或適當檢查,
排除有結構性疾病的可能後,很多時徵狀已可緩減,
病情嚴重性明顯是受情緒影響。」

他直言,近9成中青年患者的腸抽筋徵狀,
都是因為功能性疾病所致,
「最簡單是飲食不潔引致的腸胃炎,
通常數日後『屙清晒』,便不會再有抽搐痛。」

至於因為腸易激綜合症發病者,
則多牽涉精神壓力,
病人常見是轉工後、考試前出現情緒緊張而得病,
且病發期間就算吃止痛藥,效用也是有限,
「藥物要經過消化、吸收,再去返腸臟發揮作用,
過程會較慢,再加上腸抽筋時腸道蠕動加快,
藥物有可能還未在小腸吸收,
已落了去大腸,變了藥物更難起效。
所以如因工作需要,想即時解痛,
最實際是打止痛針,事關不用消化,
痛感一定可以即時紓緩。」

找出原因

但在短期紓緩腸抽筋徵狀後,
他建議患者要正視發病因素,
「功能性疾病引發的腸抽筋是良性病,
不會有致命風險。但長遠為減低困擾程度,
在學習放鬆減低壓力外,也可配合藥物輔助,
例如服用可放鬆腸胃肌肉的抗腸抽筋藥,
甚至以低劑量的抗抑鬱藥物來處理情緒易緊張的情況。」

另外,食物因素方面也要多加注意,
像咖啡、乳糖 (奶類)、果糖、茶、汽水等會刺激腸胃的食物,
也要盡量避免食用,以免進一步影響病情。
「而飲食習慣變為少食多餐,
每餐減量3-4成,令『迫住個胃』的情況減少,
減低腸胃處理食物的壓力,
對緩減功能性疾病患者的腸抽筋病情亦會有幫助。」

檢查建議

張遠昌醫生直言,腸道不會無緣無故抽筋,
若非因腸胃炎致病,又持續有腸道抽播痛的病例,
他認為不宜「死頂」,應該求醫,
有需要時更要接受適當檢查,
以排除患有結構性疾病的危險。
建議可進行的檢查包括:

* 檢血:檢驗有否貧血,
而肝功能指數亦可反映有否胰臟炎傾向。

* 驗大便:檢驗有否便血情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殘忍 的頭像
    王殘忍

    王傳仁的陽光宣言

    王殘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