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1526.JPG 

自從改吃蔬食以來

生活或在外飲食沒有多大不方便

現在的素食餐館很多

也有很多餐廳可以另外提供素食餐點

像小火鍋義大利麵…或是板橋新開的跨界蔬房

都是我常去打牙祭的地方

 

不過在家總會嘴饞

偶爾買點小零食來吃

這時好好看清楚包裝後的成分表就很重要了

某天逛超市時

看到進了喜歡的巧克力品牌另一款新的金牌巧克力醬

強調可可成份更多、更香醇濃郁

反射動作拿起來就往後邊看

成份寫著:

高果糖玉米糖漿、玉米糖漿、水、可可粉、糖、鹽

三仙膠(E415)?!、香草醛(人工香精)

IMGP4534.JPG

 

其中令我腦中出現驚嘆號的是三仙膠這玩意ㄦ

上次聽老師說過乳製品有些會加入動物膠

奶蛋素者常會誤食

這…讓我本來要將巧克力醬放在籃子裡的手又退回去

先讓我搞清楚三仙膠是什麼再說吧!

回家找了些資料

發現食用膠的種類還真不少

依原料來源可分為植物膠、動物膠及微生物膠

 

植物膠

目前的最常市面上最使用的植物膠是由海藻中提煉出來的

像是前一陣子很夯的減肥聖品「寒天」

就是從石花菜中提煉而來

也有從樹木提煉出來的阿拉伯膠、刺梧桐膠

從豆類提煉出的關華豆膠、塔拉膠、刺槐豆膠

從穀類中提煉出來的糯米膠

或是水果中提煉的果膠

果醬類的食品最常摻入果膠

植物膠一般放置在常溫下即可凝固,但是較不耐酸

如果加入稍酸的水果像是橘子、或草莓可能會無法凝固

成品結凍後質地較硬、彈性差,口感偏爽脆


動物膠

動物膠是從動物皮、或是骨頭

如豬骨、牛骨、魚骨中熬煮提煉而來

算是肉產業和皮革業的附產品

常見的別稱有「吉利丁」(由英文Gelatin音譯 而來)、「明膠」(豬皮提煉)、「阿膠」(驢皮提煉)、「魚膠」等

動物膠需要在一定的低溫下才能凝固

製成的成品的口感Q軟、綿密、有彈性

所以市售的優 格、布丁、棉花糖、膠囊中

大多都會添動物膠當做乳化劑或黏著劑


微生物膠

微生物膠由合成細胞外多醣,或細胞外發酵液中的無定型黏液中取得

因為性質安定,不受溫度、強酸強鹼或電解質的影響

在食品工業中也常常發現他們的蹤跡

其中的代表有玉米糖膠、結蘭膠、卡德蘭膠

玉米糖膠又稱三仙膠、漢生膠、黃原膠

在高溫下仍可保持膠體之安定性

在食物中保存時物香味、增加食物口感,常加入沙拉醬汁的增加稠度

或是加於麵粉中,改善烘焙產品的質地

結蘭膠及卡德蘭膠也具有微生物膠的特性

前者常用於乳製品、沙拉醬汁及果汁中

後者在日本被用來改良食品(如豆腐、果凍及魚 漿)的質地


以上這麼多的膠類,除了依名稱來分辦

也可以利用國際食品法典標準的E編碼來判斷食用膠的來源

E編碼是一系列歐盟認可的食品添加物

因為皆為E開頭,所以被稱為E編碼

常用食用膠E編碼如下:

食用膠名稱

E編碼

植物膠

吉利T、寒天(Agar Agar、Jelly-o)

E406

鹿角菜膠(Carrageenan )

E407

刺槐豆膠(Locust bean gum)

E410

關華豆膠(Guar gun)

E412

阿拉伯膠(Acacia gum )

E414

刺梧桐膠(Karaya gum)

E416

塔拉膠(Tara gum)

E417

蒟弱膠(Konjac gum)

E425

果膠(Pectins )

E440

動物膠

吉利丁、明膠、魚膠

E441

蟲膠(Shellac)

E904

微生物膠

玉米糖膠(Xanthan gum)

E415

結蘭膠(Gellan)

E418

 

 

看過上面的資料後

隔天我就把巧克力醬帶回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殘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